轻轻地我将离开你,请将眼角的泪拭去;
漫漫长夜里,未来日子里,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……
每当闲暇时,李艳霞总会听录制的这首《大约在冬季》。
录音机里传来的熟悉声音,是她忘不掉的一个人。
这个人就是她的儿子金宁,他喜欢唱这首歌。
2003年6月,在北京当流浪歌手的儿子打来电话,说自己去三里屯发展,以后要上中央台唱歌,给父母惊喜。
之后,他便再也没打过电话,与家人彻底失联。
2004年4月,李艳霞踏上漫长的寻子之路。
为了找儿子,她风餐露宿,遭人白眼,尝遍人间的冷暖。
2019年4月,李艳霞登上《越战越勇》的舞台。
她深情演唱了《大约在冬季》这首歌,替儿子完成上的心愿。
也是在那一年,她为寻子买的车票已有417张,到过全国30多个城市,行程11.2万公里。
如今,她寻子整整18年,早已心力憔悴。
她不需要儿子光宗耀祖,荣归故里。
哪怕他一事无成,只要他回家团聚,就是大的惊喜。
但儿子始终没给她带来惊喜,仿佛人间蒸发一般,杳无音信。
这样遥遥无期的悲惨,不知还要延续多久。
生活凄苦,但心怀希望,便不再阴暗无边。
李艳霞表示,家里的大门永远对儿子敞开,她等着儿子回来的那一天。
阳光灿烂的生活,也会在等待和希望中继续。
儿女双全的幸福
45岁之前的李艳霞,可以说是幸福的女人。
她是地道的青海人,为人热情豪爽。
她和丈夫在花土沟油田相识,不久就结了婚。
那时,她是石油系统的护士,救死扶伤,受人尊重。
而丈夫金振斌是老师,他1岁丧母,5岁丧父,是个苦命的孤儿。
叔叔把他抚养长大,他18岁当兵,后来转业到石油局。
李艳霞有一副好嗓子,唱歌犹如百灵鸟一样动听;
而丈夫也喜欢音乐,吹拉弹唱样样精通,尤其爱唱秦腔。
作为双职工,单位分住房,他们收入稳定,衣食无忧。
1981年,儿子金宁出生。
1988年,女儿金鑫也出生了。
儿女双全,龙凤呈祥,他们的生活羡煞周围许多人。
两个孩子很乖,从不惹是生非,从来不让父母操心。
他们学习上积极主动,生活上懂得节俭。
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是,这两个孩子太乖了!
1996年,他们一家随单位搬到敦煌。
在气候宜人的敦煌,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。
丈夫金振斌常常带着同事,回家开家庭音乐会。
有拉二胡的,有敲扬琴的,还有吹笛子的,大家沉浸在音乐的海洋,家里充满欢声笑语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,金宁兄妹对音乐产生兴趣。
特别是金宁,他喜欢弹琴、弹吉他,喜欢模仿洛桑,学起来很有悟性,还有几分神似。
齐秦是他的偶像,他常把齐秦的歌录在磁带上反复听。
上学时,他骑着自行车,一路高唱,亢奋激昂,很有歌唱家的派头。
见儿子如此酷爱音乐,李艳霞也很高兴。
她为儿子买吉他,这是他心心念念想要的礼物。
得到这份礼物,儿子满心欢喜,爱不释手。
在李艳霞眼里,儿子金宁不仅乖巧懂事,也知恩图报。
有一次放学回家,有人欺负他,有个同学帮他解围。
他就开始练武术,说要让自己变强大,在人家遇难时报恩。
一天,李艳霞下班回家,发现桌上摆着做好的饭菜,她还以为是丈夫做的。
结果问起女儿时,女儿告诉她,是哥哥金宁做的。
正当李艳霞疑惑不解时,儿子从屋里走出来,双手捧着一张卡片,祝贺她结婚纪念日快乐。
李艳霞猛然想起,那天是自己的结婚纪念日,而自己却忘得一干二净。
小小年纪的儿子,居然这么有心,让她既惊喜又感动。
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完儿子准备的饭菜。
多年后,儿子做的那几道菜——洋芋丝、莲花白、拍黄瓜、炒鸡蛋,依然历历在目。
这是李艳霞吃到的有味道的饭菜。
随着时光的流逝,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丝毫没有消减。
只是让她想不到的是,如此懂事的儿子,有一天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。
从此与她再也没有联系,留给她一地的心碎。
那种因儿子带来的激动和高兴,这辈子怕是再也体会不到了。
被艺术拐走的儿子
1997年,金宁高二时,学校组织北京夏令营活动,开阔学生眼界,金宁想去参加。
为了支持儿子,李艳霞咬紧牙关,借钱凑齐2000元的报名费用。
她不想让儿子只看到沙漠的封闭,而看不到外界的精彩。
从北京回来后,金宁很兴奋,他在北京留了影,觉得北京很大、很好,车也很多。
他还特地说,以后要到北京上音乐学院,圆自己的梦想。
言谈中充满对北京的羡慕和向往,这也是许多人少年时期的特有情怀。
说者有心,听者无意。
李艳霞以为是儿子随口说出的话,没太当一回事。
她觉得对儿子很了解,儿子会按照父母规划的路线走下去。
事实证明,她大错特错。
2000年,金宁高考失利,无缘上中央音乐学院。
无奈之下,他去湖北一所石油学院学计算机。
2002年7月4日,21岁的金宁突然回家,之前,他打电话向家中求助,说没钱买回家的车票。
回家后的金宁,形象大变,长发飘飘,穿黑色T恤,戴十字项链,完全不是学生的打扮。
这让李艳霞夫妇很难接受,尤其是丈夫金振斌,觉得儿子像个二流子。
金宁告诉父母,他退学了,在北京当流浪歌手。
听到这个消息,李艳霞夫妇很生气。
这么大的事情,儿子竟然私自做主,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。
虽然木已成舟,但他们不希望这个舟偏离航向。
当时,石油系统招人,他们想让儿子当学徒工,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,将来也好就业。
结果金宁强烈反抗:给我1万元都不去。
他踌躇满志,说自己喜欢音乐,想到北京发展,在北京干什么都能挣钱!
仿佛北京遍地是黄金,一抓一大把。
谁都年轻过,谁都有过年少轻狂的岁月。
而正是因为这种年少轻狂,许多人忽略了父母的良苦用心。
夫妻俩拗不过儿子,看到局面无法挽救,只得接受现实。
那段时间,金宁把自己关在房间弹吉他唱歌。
《大约在冬季》是他唱的多的一首歌,常常练到废寝忘食的地步。
10月,金宁提出要到北京,继续当流浪歌手。
看到儿子这么喜欢音乐,李艳霞心一软,就决定支持他一把。
那时,她的月工资不到600元,光买雅马哈电子琴就花了3680元,还借了1000多元。
10月5日,金宁带着为艺术献身的梦想,坐上北去的列车。
初到北京时,金宁至少每月和父母通一次电话。
那时,他在东城区城墙根的地下通道唱歌。
2003年6月,当时正值非典期间,北京加强管理,限制人员出入。
金宁打来电话,说打算去三里屯发展,想混出名堂给父母惊喜。
这个电话,成了金宁给家里打的后一个电话。
他所说的惊喜,迟迟没有到来。
反而变成了一根刺,深深扎在李艳霞夫妇的内心深处,时时给他们带来隐痛。
岁月静好的日子,儿女双全的幸福,在儿子失联后戛然而止。
从此,思念被艺术拐走的儿子,成了李艳霞的人生主旋律。
思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但伤人。
伴随着思念,李艳霞踏上艰难伤心的寻子之路。
执着寻子18年
开始时,李艳霞还心怀幻想,觉得北京应该很,能有什么事?
可2004年春节,金宁却没有回家,也没有给家里打电话,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4月,她特地请了一个月假,到北京寻子。
谁知,这一寻就是18年。
每一次,她总是满怀希望而来,结果总是带着失望而归。
第一次来北京时,她感到害怕,觉得自己像做错事的小孩,畏首畏尾的。
白天,她拿着印有儿子头像的相片,一张张给人发。
照片的背面,写着金宁的基本信息和联系电话。
晚上,她开始在照片背面写信息。
因为经常熬夜,常常写到眼睛发涩,只得滴眼药缓解。
每年,她会选择夏天去北京。
这个季节只要带上床单、薄被子,就可以在桥底下、街道旁睡觉休息,能省一笔钱。
2007年,李艳霞打通金宁后一次打电话的那个座机。
那是北京宝钞胡同的公共电话,之前,李艳霞年年都打,但始终打不通。
李艳霞兴奋不已,这无疑是个有价值的线索。
没有半分犹豫,她马上坐火车抵达北京。
一下火车,她便直奔宝钞胡同,疯了一般打听寻找,逢人就问。
一逮着机会,她就诉说儿子丢失的故事,活生生变成现代版的祥林嫂。
粗食布衣、风餐露宿,她可以忍受,但她忍受不了别人的侮辱。
一个下雨天的晚上,李艳霞把金宁的照片递给一对年轻夫妇。
对方极不耐烦,骂道:
滚,你有问题啊?谁见过你儿子。
对方随即把照片扔在地上,李艳霞急忙捡起来。
她一边擦拭上面的泥水,一边崩溃痛哭:
宁宁,别人不要你,妈妈要你。
几年后,当她出现在电视节目上,谈及此事时,她总会拿出那张照片,难受得泪流满面。
她还买了一张北京地图,随身带着,找过的地方就画上圈圈。
因为长期翻来覆去,地图变得支离破烂。
当然,也有不少热心人士伸出援手,为找金宁提供志愿服务。
北京没有线索时,她就按照其他流浪歌手的指点,到上海、南京、郑州等地寻找。
好几次,她离找到金宁,仅有几步之遥。
有人说,金宁可能在动物园旁边的酒吧驻唱。
她一大早赶过去,酒吧工作人员告诉她,这里没有唱歌的。
她往里面张望,看到几个人在黑暗中蒙头睡觉,感觉金宁就在里面。
但人家让她走,她就老实地走了。
事后她反省过来,再去酒吧时,酒吧已经拆掉了。
还有一次,顺义救助站打电话告诉她,一个流浪汉很像他儿子。
她仔细辨认后,发现脸型不对,那不是自己的儿子。
那种刚得知消息时的激动,给她黑暗的生活带来一丝美好,让她产生无穷的动力。
有时,尽管知道那不是儿子金宁,她也会在别人提供线索后去看看。
这十几年,她经历过太多的期待和失望交替,情绪上大起大落,如同过山车一般。
她见过许多流浪汉,他们在天桥、地下通道挤在一块睡觉。
作为曾经的一员,她深知其中的苦;
她听过他们不愿回家的理由:有没爹没娘的、有没赚到钱的,有没混出名堂的……
作为母亲,想着儿子也因为类似的心态,才不愿回家,她的心里更不是滋味。
历尽千辛万苦,她始终没找到儿子。
当听到别人说她看起来苍老时,她突然灵光一现,决定让儿子找她。
2018年,她忍着疼痛,顶着压力,做了长达9个小时的全脸整形手术。
做这些,是因为她怕儿子有一天忘记,母亲曾经的模样。
在这个世间,就算所有人把儿子遗忘,但母亲,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子。
哪怕赴汤蹈火,付出一切,母亲也会义无反顾,铺好儿子回家的路,点亮儿子进门的灯。
被忽视的女儿
从2004年开始,李艳霞的心中只有儿子,寻子成了她生活的全部。
她丝毫没有意识到,这样做对女儿造成的伤害和不公。
女儿金鑫,那时已经16岁了。
她对母亲只顾找哥哥感到不满,母亲错过自己成长的机会,太忽视她这个女儿。
那时,她正在读高中,而这个人生的关键期,父母常常缺席。
父亲整天忙工作,母亲忙着找哥哥。
长时间没有人管她,她自己做饭、做家务,学习成绩直线下降。
学校按成绩排座位,结果,她从第一排逐渐坐到后几排。
其实,她和哥哥金宁的感情很好。
从小,父亲对她和哥哥严厉苛刻,她很少能感受到父爱。
而哥哥却给她父亲般的温暖,让她难以忘怀。
上幼儿园,哥哥接送她;写作业时,哥哥辅导她;吃饭时,哥哥喂着她。
两个人在房间把被子摞得高高的;在一个个房间里穿梭疯跑。
用板凳在院子里搭房子,幻想成为工程师。
她是哥哥的跟屁虫,哥哥出去玩时,她舍不得,抱着他的大腿死缠着他。
关于童年的回忆,似乎一切都和哥哥有关。
过年时,她和哥哥跟着父母,一起出去吃火锅,这是一家人幸福的时刻。
而其余时间,一家人经常聚少离多。
2013年,父母打电话让她回家,守着家给哥哥留道门。
那时,她在安徽生活得很好,也订婚了。
男友工作体面,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。
开始时,她不愿意,结果父母打了几次电话,她心软了。
后她忍痛割爱,和男朋友分手,回到敦煌。
她顺遂父母的心愿,进入石油系统工作。
2016年,她和母亲上的《等着我》节目。
她动情地说:
哥哥,我不恨你,即便你不回来,我也会在家里等着你,给你留一道门。
我以后就在敦煌结婚,替你照顾爸妈,我会一直等着你!
后来,她兑现诺言,在敦煌结婚生子。
渐渐地,她开始理解父母的苦衷和心结。
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,突然从人间蒸发,任谁都接受不了。
有了感同身受,她就支持母亲外出找金宁。
她心疼母亲,嘱咐她悠着点,别累坏身体。
2018年,母亲要整容,起初她不同意,也是因为心疼母亲。
为了找哥哥,母亲已经受了那么多苦。
如今,她又要面临手术的割皮之苦和他人的非议之苦,这是何苦呢?
恢复期,她看到母亲脸肿得像猪头,几次想说些啥。
可母亲却十分高兴,她就忍住了,不再多说什么。
她接过父母交给她的接力棒,这些年在家守候,等哥哥回来。
哥哥的房间一直没有改动,他的钢丝床、书桌一直保留着。
屋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,哥哥随时回家都可以住。
她希望哥哥看看,和他有几分相像的小外甥,那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。
一些网友替她打抱不平,认为她父母太残忍自私,牺牲她的幸福,来换取哥哥遥遥无望的归期。
而她却很坦然,自己多年被忽略、遗忘,甚至自我牺牲的苦,和哥哥回家这事相比,算不得什么。
过好当下才真
这些年,不断有人劝导李艳霞,不要太执着于找儿子了。
毕竟,生活还要继续,过好当下才真。
给她做整容手术的郭树忠教授劝她:
也许金宁现在过得很好,你把自己生活得好一点,记着还有外孙、老伴、女儿、女婿这些亲人。
92岁的母亲也劝她:
你找他这么多年,他在外面说不定过得挺好,你就放心吧。
虽然这些都是安慰的话,未必全是事实,但也很有道理。
当然,也有一些尖锐的批评。
有邻居曾说她:
你一天到晚就知道找孩子,你看家过成什么了?
网上也有人留言:
宁愿躲着都不想见父母,又何必执着一定要找出来。
李艳霞细细反思后,决定和自己和解,她想回归正常生活。
她把微博头像换成自己的写真照,以前的头像是金宁抱着吉他的照片。
2018年,外孙出生,鼻子眼睛很像金宁,只是比金宁要胖点。
李艳霞从外孙身上看到儿子的影子,十分高兴。
她把金宁唱歌的录音带放给外孙听,翻看金宁的照片让外孙认。
在外孙那里,她找到一种久违的心灵寄托。
2019年,李艳霞夫妇和女儿一家拍了全家福。
照片中,小外孙笑得灿烂无比,李艳霞也是神采奕奕,一扫之前的萎靡不振,仿佛回到了年轻岁月。
她变得开朗起来,决心和老伴安度晚年,甚至提出要去旅游。
为了找儿子,她放弃了太多,亏欠家里人太多了。
特别是女儿,她想尽可能帮女儿减轻负担,弥补对她的亏欠。
如今,李艳霞喜欢拍照,走在街上拍,到了景点拍,随时和亲人拍,遇见朋友拍。
拍完了,她便发到网上,一个都不落下。
李艳霞曾在整形手术后,写过一段日记。
她表示,她会积极乐观地活出自己。
同时,她还唱了一首《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》,希望等儿子回来时,再唱给他听。
因为身体原因,李艳霞开始腿疼,不能再像十多年前那样,往外跑了。
她大的心愿,就是过好当下,开开心心生活。
2021年9月,她又忍不住去了北京一次。
只不过,她的心态平和了许多,能找到好,找不到,也不会给自己施加压力。
一次,她梦到儿子金宁,梦见他在家喝醉酒,坐在地板上,抱着吉他,嘴里说着,我还在,我活着。
她坚信,儿子还活着,迟早会回来的。
看到李艳霞执着的样子,我不由想起我们村的两位老人。
那两位老人,都经历过失子的痛苦。
一位老人的儿子,大学毕业后外出打工,结果一去不复返,20多年来没和家里联系过一次。
有人说那孩子可能不在了,虽然大部分人嘴上不说,心里早默认了这个说法。
这样的结局,用在金宁身上,可能对李艳霞有点残忍。
但有时,人必须学会面对和接受。
还有一位老人,多年前儿子拉土时,被崩塌的土堆捂在底下,当场死亡。
此后,每年清明,她都到儿子坟前痛哭一场,诉说相思之苦。
一直坚持了20年,直到她去世。
老人对儿子的思念,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话:
我们都曾以为,母亲是自己一生的眼泪,其实自己才是母亲一生的眼泪。
而做父母的,有时真的不要执念太深。
儿孙自有儿孙福,如果注定要走散,不要为了他们失去自己。
否则,后受伤的还是自己。
小结
算起来,如今的金宁已经41岁了,与家人失联也有19年了。
家人的苦苦寻找与他的杳无音信,正如《大约在冬季》的歌词一般。
没有你的日子里,我会更加珍惜自己;没有我的岁月里,你要保重自己。
你问我何时归故里,不是在此时,不知在何时,我想大约在冬季。
其中的意境,只能慢慢回味。
当你离家时,可能豪情满怀,信心十足,但出门在外,比你的人太多了。
如果你的磨砺、天分、沉淀不够时,不管你是选择向生活妥协,还是选择跌倒了又爬起来。
请你记住,家是重要的,任何时候,不要忘记回家的路。
如果你只把艺术当父母,而忘记父母是你的艺术。
这样的艺术之路,永远走不太远。
对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,什么时候回家都不晚。
父母在不远行,若远行必有方,请心怀感恩,及时给父母报平安,让他们安心。
因为,父母在,家就在。
那里总会敞开一扇大门,等待游子归来,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一无所有。
还有整形疑惑?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?可以点击【在线咨询】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,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、医生对比、价格对比等服务喔~!